釩氪菌⚝ Rikka=Ketayama

 It's a long way to wisdom,
but it's a short one to being ignored.

Alternative Blog
vanakrypta.blogspot.com

© 釩氪菌⚝ Rikka=Ketayama | Powered by LOFTER

沒有人喜歡三葉蟲

//

沒有人喜歡三葉蟲。

就算在恐龍出現以前,海里就全是這些黑乎乎的節肢動物的身影,爬來爬去,爬來爬去,爬了幾億年,最終在白堊紀末和恐龍一起陪葬成為化石,人們排隊來到博物館,大多還是瞻仰各種千奇百怪的恐龍的骨骼。沒人喜歡三葉蟲。

甚至沒人喜歡更早時代的角石,筆石,空棘魚,菊石,巨蜻蜓——人們的印象中,中生代似乎地球上除了椰棗樹,巨蕨森林就是恐龍。

大多數人都喜歡恐龍——因為恐龍有趣,龐大,不可思議,令人驚奇而多種多樣,似乎這種巨大的令人畏懼的蜥蜴擁有無窮的細節,光鮮而傲慢,它們堅固的骨頭似永恆的雕塑,可以被陳列在自然博物館中作為署名為自然的藝術品。(其實,恐龍骨架超乎想象地脆弱)

我們把它們和我們想象中的Dragon和東方龍聯係在一起,構造出各種各樣的傳說。孩子們喜歡恐龍百科,喜歡看那些構造出來的中生代森林想象圖,侏儸紀公園等經典的電影不停地放映并重複這一永恆的主題——強大的恐龍時代,陸地和海洋和天空都被爬行動物統治著,世界是炎熱潮濕的雨林。

可是沒人喜歡三葉蟲,沒人喜歡那些更加古老,同時代,甚至更新的時候的那些被遺忘的大多數——只因為我們喜歡恐龍,太過喜歡了。

我們因為喜歡恐龍才去在大眾文化中無限制地去包裝它,而一切其他的生物似乎都只是它們的墊腳石。恐龍在大眾中的認知被扭曲成了君王,一如如今東方某個小國的臉龐厚實的大將軍,他統治他的萬千子民。

我和你們說個有趣的事,除了考古學家,沒人喜歡恐龍屎。雖然恐龍屎在中生代的大地上無處不在,甚至都成了化石,更甚至人們還順著恐龍屎的化石找到恐龍的化石,可是一切的中生代想象圖中見不到一顆恐龍屎——這顯然極度荒謬,可人們相信這是文明而真實的。多乾淨的大地——我們只需要保留恐龍的威嚴和光輝就可以了。

它們是被遺忘的大多數。它們屬於那個時代的真實,可是我們人類總是在文化中誇大一部分而忽視另一部分。我們的文化基於對現實的誇張化,變形,而且經常極端到扭曲的程度並且愈演愈烈,荒謬而無法自知。我們的大眾文化不觀察,不思考真實:它扭曲真實。

到頭來,我們會被自己的文化所異化。

沒人真正喜歡恐龍——大家都喜歡恐龍光輝的骨架和它們所在的那片炎熱潮濕的叢林。中生代幻想。正如沒人喜歡三葉蟲一樣——沒人想給菊石,筆石,空棘魚,還有數不清的動植物一個家,容納在那個時代,和恐龍一同展出,一同繁榮。

我感到很惋惜。悲傷。我多愁善感,我非常多愁善感。

而且我們也終究會成為三葉蟲。沒人記得三葉蟲,就算它曾經無處不在。

或是成為恐龍,骨頭被包裝成偉大的傳說。

评论
热度(1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