釩氪菌⚝ Rikka=Ketayama

 It's a long way to wisdom,
but it's a short one to being ignored.

Alternative Blog
vanakrypta.blogspot.com

© 釩氪菌⚝ Rikka=Ketayama | Powered by LOFTER

About Self Identity II

唔。。上一篇寫得太爛了。

我心情不好,怎麼能寫得好呢?

不斷地發現自己——這是一個任務,或許比所有大學要求自己完成的任務都要重要。

我想,大約是有三部分,組成一個人的自我,是其進步的不可或缺的因素——

Knowledge。知識。知識是組成自身的重要成分。可能來自書本,也可能來自他人,或者網絡。尤其是現代——在一個信息化的社會生存,不光要掌握自然的知識,還要掌握社會的規則。

Experience。經驗。經驗是個人的。非常個人的。一切感受,心情,都是完全獨一無二的。不要以為Empathy(共情)是對他人的感受和經驗的直接體驗——那只不過是他人經歷在自己身上的心理映射而已。根本而言,一切經驗的來源都是自己的感官,不然就是想象。

Inspection。內省。一個人光是知道一切,經歷一切是不夠的。思考才能煉化。反思——為什麼是這樣?它們從哪裡來?我們為什麼會這麼想?思考本質上也是非常個人的。他人只能教給自己如何去思考,而這個過程本身則必須自己完成。


如同一個堅固的三角形一樣,這三者任何一端的支點的缺失都會失去平衡,影響一個人正常的成長。可惜——絕大多數人都只能在這三方面的其中兩方面做得好。

啊。沒錯,我們都還很幼稚。幼稚的大學生,幼稚的成年人——依照自己的習慣,慾望和情感生存,難道我們和我們的童年有什麼本質上的區別嗎?

或許我們。。只是在按照他人的經驗去活著。活在他人想象的世界之中,活在各種各樣的幻想之中——我不想說那是夢想,因為夢想。。經常很不真實。我們熱愛虛構——瞧瞧我們是多麼喜歡那些奇幻的小說就知道了。我們甚至經常沉浸于描述一些無法親身體驗到的感受的文字之中,從而獲得精神上的滿足,而從不向窗外望去一眼。

我們已經對這個世界太失望了。我們已經連續衰老了一千年。

我們或許只是單純地厭惡著世界,但是比那可悲得多的是,以為他人口中,文字中的世界就是自己的世界,并以厭惡它們為榮。

所謂厭世,很多時候難道不只是一種幻想嗎?我們確實有無盡的厭惡,可是它們只是無處發洩而已——並不是針對這個世界的一切。

被他人的感傷而感傷,被他人的感想而感想,被他人的感動而感動,而有時候甚至僅僅是因為這個社會的價值認為你應該被它們感動。於是你感動的痛哭流涕。

我們。。過於沉浸于虛偽了。隱藏所有真實而活著,帶上各自的面具活著,任由內心的一切孩子般的任性哭泣不已。

對,你看到人是多麼殘酷地對待自己——甚至從罪惡和自虐中獲得快感!

//


或許我言過其實了。

一千種聲音騷擾著我的靈魂,而它原本只是想做一顆樹,安靜地在荒原上生長。

我有時候,只是喜愛真實——相對於我而言,我自己的真實。就算它近乎荒謬。

所有真實的另一面都是荒謬。它們是真實的,然而卻完全不是自己以為的那樣。

狂風暴雨是現實,而我們躲在自己構築的墻壁里,享受自己想象出來的陽光。

非常悲劇化,難道不是嘛?

而我們甚至對想象出的太陽習以為常。

荒謬下還是荒謬,這之下更是無盡的荒謬。然而正是藉由面對這荒謬的現實,我們才得以獲得力量。

我見過狂風暴雨,我見過真實的明媚的陽光——我知道這些。我在我衰老得無法分辨真實和想象之前知道了這些。

一切才剛開始。

在我心中現在,只有金黃而熾熱的太陽和曬得乾裂的大地。

多美啊。心中的現實。

评论(3)
热度(4)
  1. 共1人收藏了此文字
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